春風有約,花開不誤。郁南名品水果黃皮、荔枝、龍眼相繼花開,即將迎來豐收的季節(jié)。本應是收獲的喜悅,但寶珠鎮(zhèn)兩名果農卻爭紅了臉,雙方訴諸法庭。
該案的原、被告均是寶珠鎮(zhèn)大林村委村民。去年,原告向被告預訂采購荔枝,雙方口頭約定了采購的標的物、單價、結算方式,并支付了定金,但雙方因采摘時間約定不明,故而產生糾紛,原告訴請被告雙倍退還定金。
承辦法官接到案件后,意識到寶珠鎮(zhèn)是黃皮、荔枝、龍眼等水果豐富的產銷地,與該案相類似的情況普遍存在。為讓村民樹立用法保護經濟效益的意識,規(guī)范農產品采購銷售行為,承辦法官當即決定將法庭“搬至”大林村委會,在群眾中開庭審理此案,并邀請了寶珠鎮(zhèn)綜治中心工作人員、大林村委干部、周邊村民旁聽,以期指導鎮(zhèn)內相類似糾紛的處理,并提前預防潛在矛盾糾紛發(fā)生。
庭審拉開序幕,法官有條不紊開始法庭調查,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舉證、質證,認真傾聽雙方陳述?!澳阄唇浳彝饩筒烧褪悄氵`約。”“本來在交付定金后兩天內就應該采摘,你遲遲未采摘,本就是你違約,你還得賠償我的損失。”原、被告各執(zhí)一詞。承辦法官認真理清了案件的爭議焦點,就采摘時間的約定、實際采摘情況、原告未采摘的原因等進行了詳細的詢問,并分別對原、被告進行了調解,教育雙方日后要采用書面、錄音錄像等形式明確合同的主要內容。規(guī)范的庭審讓當事人和旁聽人員都感受到了法庭的正義和威嚴。
庭審結束后,法官將審判臺變成了普法講臺,向在場的旁聽群眾普法釋法,針對村民在農產品采購銷售合同中高頻率出現(xiàn)的合同訂立形式、農產品品質、采摘交付時間、定金超限、標的物風險承擔、合同根本性違約等問題予以詳細說明,引導群眾規(guī)范訂立農產品采購銷售合同,為打造“綠美郁南”賦能添智。
此次開展巡回法庭,達到了“審理一案,教育一片”的良好社會效果,是郁南法院持續(xù)深化訴源治理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下一步,郁南法院將在訴源治理、創(chuàng)建“楓橋式人民法庭”工作上繼續(xù)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徑,將“巡回法庭+聯(lián)動普法”落實到進鄉(xiāng)村、進社區(qū)、進網格中,展現(xiàn)郁南法院的新作為、新?lián)敗?/p>